![]() |
![]() |
“山野里”飘杨着一面鲜艳的红旗
——16支部(云审会计师事务所)先进事迹
云审会计师事务所于2000年脱钩改制,我所党员的组织关系由云南省审计厅交到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管理,2003年经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批准,成立支部委员会,编为第16支部。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为我所的党建工作注如了活力,经过5年发展,目前党员已发展到10名,事务所的主要骨干均为党员,各项工作得到了加强,2008年7月,我支部被评为“2006年-2007年度开展“创先争优”的优秀党支部等多种荣誉。
去年5月,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董志红书记深入基层,对云南省“两新组织”开展“云岭先锋”工程的工作做调研时,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到我支部检查工作,在听取工作汇报、查看资料、观看现场、与党员交流后,对我支部工作给与充分肯定:“没有想到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能够开展的这么好!”上级组织的肯定,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我支部通过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工作,在“抓党建、促发展”、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民营企业不是与党建无关,而是更需要党组织,它能把组织工作同生产经营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这句话是我支部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通过“云岭先锋”等工作,我支部在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和认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广大党员提高了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党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发挥了“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个亮点”的作用。首先,按照“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严格按照《党章》要求支部成员和组织关系转入我支部的党员。其次,把人员在我单位工作,组织关系未转入我支部的党员也列入活动范围,纳入党组织的掌握之中。最后,在党的领导下,想方设法成立了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维护职工和妇女的权益,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活动,有效的把单位员工团结到了党组织的周围,使支部堡垒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利用公司板报进行广泛宣传,使党的主张、活动、先进事迹深入人心,积极宣传动员群众,使党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支部每个成员,都积极联系群众,竭诚服务员工,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了每一个员工的具体利益,为员工排忧解难,做好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全队职工紧密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党的工作的新局面。
(二)推动了单位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云岭先锋”等工作,促进了单位的各项工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能力得到加强,使国家、集体、个人均受益。我单位2003年的收入1200万元。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后,2004年收入1400万元,2005年收入1600万元,2006年收入2100万元,2007年2600万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6%,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单位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在审计工作中,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每年平均完成的400多个项目,未发现单位从业人员的违规违纪情况,也从未接到投诉和被举报的情况。每年都为国家和业主节约上亿元的投资,得到了财政、审计、交通等部门和冶金、民航、化工、煤炭、钢铁、石化等大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广大群众的收入提高,各种社会保障得到充分实现,调动了积极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
(三)涌现出一批先锋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通过“云岭先锋”等工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一股争当先进的良好动态,涌现出一批先锋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2005年我单位被云南省工商联评为“云南省巾国文明岗”,同年还被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巾国文明单位”;2005年云南省建设厅“造价咨询先进单位”。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造价咨询”百强单位,2007年成为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七家政府和机构组织评选的云南省第一批45家《和谐企业》中,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2008年7月,我支部被评为“2006年-2007年度开展“创先争优”的优秀党支部。
公司董事长、支部书记温琳同志在此期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还因其突出的贡献,被授予“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云南省十大杰出会计工作者”,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工商联合会常委,云南省“兴滇人才”评委,云南省内部审计协会理事,云南省国资委外部董事。2008年云南省优秀“三八”红旗手。
公司副董事长、组织委员王念宁同志2006年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 2006年-2007年度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司法签定人协会副会长。党员田卫红同志被评为2005年云南省建设厅“造价咨询先进个人”。王凡、辛蕊两同志被评为2004年云南省建设厅“造价咨询先进个人”。2007年我支部推荐的刘芳同志,被选为“云南省第一界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党员、支部副书记崔茂林2006年-2007年度被云南省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
通过以上的事例,使很大一批群众了解到在我们“两新组织”中,只要积极努力,同样也能有所作为,也能实现理想,形成一种要求进步,积极向上,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四)确实为群众和失学儿童解决部分实际困难。
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云南云审会计师事务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始终把“活动务求实效”作为单位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作为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除原已为所有职员购买了“五大保险”“住房公积金”外,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参加了云南省总工会的职工互助医疗保险,为云南云审所有职员购买了“职工互助医疗保险”,还为所有的女员工购买“妇女健康保险”,为职工解决了养老、失业、生育、住房和生病等一系列后顾之优,同时也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2006年支部响应省人才服务中心的倡议,党员积极捐款为帮助身患癌症的艺术学校老师戴有应同志,共捐款2060元,其中支部书记温琳同志捐款600元,副书记王念宁同志捐款500元。我们相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爱心汇成希望,戴有应老师一定会战胜病魔,为关爱他的人坚强的生活下去,让希望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2006年11月,我支部响应“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灾区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有16人次捐款750元,捐物110件,体现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难、众人帮助”的优秀品质。
2005年由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牵头,组织云南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文山西畴县平寨建一所希望小学,我单位捐款10,000元。这所学校已建好,使更多的失学儿童有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2005年9月28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公司党员及员工13人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寻甸县七星乡碧寨完小看望公司资助的贫困学生并送去爱心。公司党支部在积极支持希望工程的同时,采取一对一结队子及集体资助的方式,多年来一直资助寻甸县贫困小学的贫困学生读书。公司董事长、支部书记温琳同志,副董事长、支部副书记王念宁同志,每人就资助2个贫困学生,并多次到家中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此次公司党支部前往七星乡,支部特意购买了1500元的学习及教学用品,送给了困难的同学及学校教学用。与结成队子的10名同学畅谈,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2006—2007年,继续实施为“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其中副书记王念宁利用休息时间,二次驱车60多公里到寻甸县七甸乡小学,看望自己捐助的失学和困难儿童,把党的关怀,群众的热情带到了偏僻的山村,带给了祖国的未来。看到失学和困难儿童雷扑存的家境困难,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王念宁同志捐出1200元现金和衣物、学习用具,为她家解决门口泥泞烂路和学费问题。不仅把物质需要带给了失学和困难儿童,同时还把精神食粮带给了失学和困难儿童,和他们谈心,鼓励失学和困难儿童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长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从2000年开始,我单位在为“云南省青少年基金会”的会计报表审计中,有很多同志在知道“云南省青少年基金会”是帮助失学和困难儿童的这一情况,都主动捐助,由于部分原因,其数额无法统计,其中:2006年,老党员杨丽珠同志,在深入到牟定县某小学后,就表示,要自己出资10000元,帮助这个小学平整出一个操场,给学生有一个较好的活动场地。
2007年,我们单位在为云南文山州进行审计时了解到,当地乡村一级党支部资金紧缺,信息闭塞,连报纸都未定一份。党支部经研究,由公司出资2400元,为扶贫挂钩的2所小学及20个贫困村党支部订阅《春城晚报》,共计22份,为把党的声音带到贫困山区,使他们掌握信息,早一点摆脱贫困尽一点微薄之力。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支部在第一时间号召党员和员工捐款,共计捐献23130元,其中:党员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7650元,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品质。
在帮助困难群众,我们并非是为了争取名利,对于单位内部的员工,在有困难的时候,也同样对待。2006年—2007年间,党组织通过工会了解到公司员工小曾、小旦两同志生活较为困难,便与公司领导反映后,公司便对两名员给预了一定数额的补助,使其度过难关。
2004年公司员工王凡同志因家里被盗,造成经济损失,公司员工刘佳萍同志因亲人病故,党支部与公司领导反映后,公司便对两名员给预了一定性每人3000元的补助,使其度过难关。
2006年公司员工刘铮同志和徐森杨同志,亲人因病而故。听到这情况,公司党支部组织公司党员看望,深切表示哀悼,安慰家属。党支部组织公司党员及员工积极捐款,每人实际收到捐款1200元,公司共捐款2400元,使两位同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2007年,公司驾驶员林祥生同志,在到文山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肠粘连,在当地不能医治,知道这情况,党支部及时与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联系,用最快的速度空运回昆明医治,由于处理及时,安全度过了危险。住院期间,给予照顾病人的林祥生爱人每天80元的补助,公司领导也专程看望,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通过这样有益于社会、有益群众的资助活动,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关心困难群众和贫困儿童,为社会尽一份义务,为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创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也使党员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了公司工作,真正实现了“云岭先锋”工程的目的!
(五)党员和职工的业务素质、精神面貌有较大提高。
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单位的党员和职工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党员除学习党的知识,思想上保持先进外,还加强业务学习,业务上保持先进,难做的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个人利益小的项目党员带头上。
2004-2007年期间,党员中有4人被评为“高级会计师”, 2人次通过“国际内部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1人通过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在党员带领下,完成了省财政厅交给的科研任务,完成我所未开展过的“可行行项目论证”和“业务咨询培训”等新领域的一系列项目,党员的积极示范作用,带动公司员工学习业务的热情。这期间,公司共有2人通过“国际内部审计师”考试,11人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5人通过“注册税务师”考试,8人通过会计师考试,3人通过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使员工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2000年开始,公司和党支部就非常关心员工的休假,先后出钱组织职工到“泰国”、“新马泰”、“港奥”、“越南”、“青岛”、“九寨沟”、“海南”等地旅游休假。2007年,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工会利用工会经费组织80多名职工,分三批到“越南”下龙湾旅游休假,公司和党支部的关心,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加强,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党员和职工的生活。
在2005年党委举办的庆祝党的生日“七.一”晚会上,我支部的集体舞“洗麻”获得2等奖。
2007年我支部代表党委,参加云南省委组织部等七单位组织的“和谐云岭颂—庆七一迎十七大”的文艺展演,我支部的文艺节目“傣族儿女心向党”,在全省参加100多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2005年12月我支部在省粮食局工会系统举办的“南昆杯”羽毛球比赛中我单位获得男单1等奖、3等奖;女单1等奖;混双1等奖;女双1等奖以及团体1等奖。在省粮食局工会系统举办“三八才艺比赛”中,我单位女员工获得“插花”1等奖,“十字锈”3等奖。
2007年我支部参加云南省总工会财贸工会组织的兵乓球比赛,获女单第一名,男单第五名。“三八”才艺展演获厨艺“二等奖”和“三等奖”。
支部和工会,在每年节假日期间,还购买电影票发给职工观看,组织打牌、象棋、围棋、兵乓球、篮球、羽毛球、歌咏和猜谜等活动,既丰富党员和职工的生活,使党的凝结力得到加强,整个企业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活力。
16支部(云审会计师事务所支部)通过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与上级组织的领导关心,全体职工的努力分不开。正如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董副书记在总结时讲到的:
“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摆在我党面前的一个新任务。云审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能在这一新领域开创出一个新天地,做出成绩,主要是有三个特点:
1、党的光荣传统和现实情况结合的好。云南云审会计师事务所支部从原来的云南省审计厅脱钩改制出来,依然保持了行政机关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并在组建的民营企业中发扬光大,较好地结合现实社会和工作情况开展工作,为党在“两新组织”中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摸索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党的组织工作和行政管理得到较好的结合。公司董事长、支部书记为一人,公司的主要领导都在支部任职,党员队伍的素质较高,觉悟较高,能力较强,很好地把党的组织工作和行政管理结合在一起,使党的工作和生产经营结合为一体,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3、个人发展和组织需要得到较好的结合。为了党的事业需要,云南云审会计师事务所支部从原来的云南省审计厅脱钩改制出来,党员身份发生了较大变化,党的传统依然保持,真正体现了“我是党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的精神。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个人能力,在个人获得发展的同时很好地守住了党交给的新的阵地。
通过过去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上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分不开,同时也是支部全体党员和广大员工的努力的结果。我们将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团结全体党员和群众,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展望未来,我们更有信心把明年的工作做得更好,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党委第十六支部
云南云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网站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 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 版权: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 邮编:100039 电话:010-88250000 电子邮箱:cpa71@cicpa.org.cn 京ICP备 05032222-2号 ![]() |